湯文亮親撰《細價樓爆煲論》:易按,四按危機的根源
說細價樓將會在三至六個月內爆煲,主要原因是由於有多達13,000 個四按物業,那些有財務公司做放貸人的四按物業,將會造成危機,令樓市下跌。文章出街後,受到各方聲討,連恒隆陳啟宗先生及大好友林一鳴都撰文反駁,說樓市在金管局的嚴謹監管下,絕無爆煲可能。我無意說他們對錯,但我相信他們與其他人一樣,忘記引起環球金融海嘯的次按危機,與香港將會發生的四按危機何其相似。人常說「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」,如果大家早已忘記美國次按危機,香港的四按危機出現又有甚麼出奇。
當日,美國銀行家找到一條令生意能夠快速增長的捷徑,就是不斷鼓勵那些不合資格的人置業,不斷重估他們所擁有物業,將物業增值,銀行家便可以多借一些給那些業主,鼓勵他們消費。當時,美國一片繁榮盛世,就算那些人沒有能力還錢也不緊要,銀行將他們的物業加按,以貸養債,終有爆煲的一天。美國銀行家當然知道其危險性,為了要解決這個包袱,銀行家將那些即將變壞的債務包裝成金融產品,行銷全世界,但銀行知道那些不是優質按揭,於是取名「次優質按揭」(sub-prime mortgage),令人誤會那些次按只比優質按揭差少少,但利息就高很多,除了香港之外,全世界爭相認購,結果亦一樣,全世界都受到重創。
莫非真的是「過得初一,唔過得十五」?香港避過次按一劫,但逃不過四按危機?其實,次按與四按都是同一根源,就是「易按」,很容易做到按揭咁解。當日,美國由兩房帶頭,各銀行承造的按揭可以向兩房再取得貸款,於是,大家借到不清不楚,那些協助市民向銀行借錢的顧問公司應運而生,結果大家亦知道。
今日香港,金管局對於銀行放貸監管甚嚴,其中包括20 間直屬銀行的財務公司,但與總數1,300 間財務公司相比,只屬少數。那些財務公司規模雖然不大,但數目太多,又良莠不齊,有些過度放貸,造成不少四按物業,我可以說,那些四按物業基本上已經屬於財務公司,收樓只是時間問題,如果樓價繼續上升,或者可以捱多一陣,倘若樓價下跌,四按危機便會立刻出現,在骨牌效應下,樓價必定會快速下滑,現在,政府沒有任何機構有權力監管、甚至制止四按危機。所以,我唯有寫文章提醒各位準備置業人士,要量力而為,千祈不要追價入市,更加不要貪方便向財務公司借貸,小心駛得萬年船,別無他意。
湯文亮親撰《價樓爆煲論 之始末因由》各大書店有售
電子書同步上架:https://goo.gl/nQslrj
#湯文亮 #細價樓
網絡圖片